江榮義
摘自:今日華人教會
二十一世紀知識爆炸,科學、心理學、化學、醫學、音樂博士比比皆是,也有獨特的e世代青少年;各種家庭和社會問題比農業社會複雜幾百倍,而且隔行如隔山,樣樣精通的牧師可能靈命不太好,而靈命好的牧師也不一定樣樣精通,所以在牧者與非基督徒之間需要橋梁,就是信徒皆兵,成為職場宣教士。職場宣教士用一半時間接受《聖經》裝備,另一半時間用在職場宣教。
耶穌道成肉身是離開天國文化,進入人間文化,神的靈穿上肉身的衣服,生在馬槽,向窮人傳福音,與門徒同吃同住。現今的牧師要使教會成為一家小神學院,讓每位職場宣教士都成為小牧師,他們生活的環境是公司、學校、工廠、餐廳、商場,這些都是他們的宣教禾場。當他們整天與未信者一起生活時,也需要道成肉身。一般牧師沒法進入這種禾場,只能作栽培工作。
這種職場宣教聚會的時間必須量身訂造,不可能像我們正規的主日崇拜,而是按照適合他們的時間,不一定在週日聚會,例如餐飲業人士可能在週二午夜十二時後於某家餐館聚會;百貨公司職員的聚會可能在上班前半小時;歌劇院從業員可能在演唱前一小時一起靈修和禱告。我們的教會要進入職場,學習耶穌作走動的教會,祂並不是躲在聖殿裡,乃是走遍各城各鄉,經過稻田、畢士大水池,以至格拉森,趕出被鬼附的。有人想跟隨耶穌,祂說:「不必跟我,回到你的村子傳福音果效會更大。」耶穌不是離開人群,而是走向人群。
今天臺灣只有3%人口是基督徒,其餘97%屬非基督徒。耶穌說要愛鄰舍如同自己,如果基督徒一直躲在那3%的安樂窩、有空調設備的教堂四面牆裡,外面97%迷失的羊便無人去尋、去找,除非那3%的基督徒都成為職場宣教士,進入97%的非基督徒當中傳揚福音,才有可能讓全臺灣人歸主。
《聖經》早已出現職場宣教,約瑟被賣到埃及做奴隸,也是一種職場宣教,以僕人的身分成為宰相,影響整個埃及;但以理從少年時期和他的三個朋友置身巴比倫帝國,他們也是很好的職場宣教士,但以理甚至成為五代王朝的宰相;以斯帖以皇后的身分影響國王,也影響整個國家;乃縵將軍的家有一位擄自猶大的女僕,她的職場宣教使乃縵全家得救。現時臺灣有許多來自泰國(Thailand)、越南(Vietnam)、菲律賓(Philippines)、印尼(Indonesia)的傭工,還有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新娘,教會不必再像以前花很長時間開佈道所,只要開放教會,讓來自各地的傭人成立團契,就等於開設跨文化佈道所。若越南傭工回到越南,就可向當地的佛教教徒傳福音。向移民傳福音較易,因他們需要靠山。
如果耶穌直接帶十二位門徒進入撒馬利亞,可能會被城裡的人趕出來,因為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沒有來往。耶穌在城門外的井旁看見撒馬利亞婦人打水,當她知道耶穌是彌賽亞,便主動叫全城的人出來迎接耶穌,她成了福音的橋梁。職場宣教士就是聖職人員與非基督徒之間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