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年度主題:相愛連結肢體、生命見證基督>



1.週三祈禱會20:00-21:00,歡迎兄姐參加
2.基督徒六要:天天讀經、常常禱告、勤赴聚會、努力奉獻、領人歸主、服務社會

最新消息

  1. 網站的週報內容改為電子書格式囉
  2. 通訊錄因個資法不刊登住址、生日
  3. 每個月第一週禮拜後為小組訓練
  4. 自7月份開始,禮拜日兒童主日學時間改為9:15~10:00(除第一週10:15~11:00)。請家長關心兒童主日學教育,鼓勵子女參加,並關心代禱。
  5. 2015年中秋節教會大合照下載點
  6. 教會空拍

2011年11月19日

青少年更喜歡自己


作者:李玉珍  摘自《愛家雜誌》2006年1~2月

 父母可以運用全人的概念來強化孩子健康的自我形像……幫助孩子多聚焦在自身的優點上,是提升孩子自我形像的重要關鍵。

 韋志,國二學生,160公分左右的身高,體重逼近80公斤,他帶著蹣跚的步伐走進輔導室,才坐下來就開口問:「你看我這麼胖,看起來是不是很令人討厭?」我望著他那圓圓的臉,肉肉的身材……。

 所謂少年維特的煩惱,除了課業成績的表現之外,現在的青少年還很注重自己的外表,關心「我酷不酷」、「我身材好不好、漂不漂亮」。因為它關係到自己是不是受歡迎。同儕的冷淡或嫌惡,讓青少年自覺不被喜愛,易歸咎是外貌惹人嫌棄;反之,被同儕擁謢的孩子,可能是因為有機智的反應,或者有明星般的容貌。如此一來,青少年難免成為「外貌協會」的一員。倘若每位青少年都用這種準則來評價自己,那麼要他們喜歡自己,真是不可能的任務了!以下分享三點幫助青少年學習喜歡自己。

1.青少年需要認識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珍貴且獨一無二的寶貝。在精子和卵子成功結合的生命之初,它的或然率是兩億分之一。精子向前衝的結果──「在座的都是第一名!」這是國中生物老師給我們的震撼教育。...老師的幽默之語讓我們這群同學驚覺:自己的存在是多麼的了不起!因而,我們需要幫助青少年悅納自己本來的樣子,發揮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青少年不需要擔心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因為世界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更何況「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帝創造每個人都不一樣:因為獨一,所以無價,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

2.青少年需要積極且整體的認識自己

 青少年需要明白「全人」的概念,全人包括:道德、智力、情緒、社會及生理五部份。道德讓人知道如何面對是非對錯;智力使人有作決定的能力;情緒或感覺充滿我們整個人,而成熟人懂得控制情緒;再者,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需要學習如何與人互動、建立友誼,使自己與別人都獲益;最後,身體是生理組織的居所,它的生長比全人的其他部份都來得快,因此,單以生理的角度來評斷自己,然後產生喜歡或厭惡的感受,是非常不公平、也不健康的觀念。

 有一次,我從全人的觀念引導學生去看他們認為自己最獨特的部份。有人說:「我的緒情很獨特,因為我不容易有負面的情緒。」也有人說:「是社會的部份吧,我喜歡幫助人。」又有人說:「我喜歡自己超強的記憶力,也喜歡思考問題。」「嗯!這是智力的部份。」我說。另外有人從小就愛打抱不平,這當然就是道德的部份囉!我很欣賞這些國一、二的學生可以有這麼棒的自我覺察能力。

 身為青少年的父母,也可以運用全人的概念來強化孩子健康的自我形像。當孩子的成績不佳或嫌棄自己的外形時,你可以說:「雖然你不滿意自己的成績,但我很欣賞你對人的誠懇與正直」;「雖然你不喜歡個兒不比別人高,但你實在是一個貼心且善解人意的孩子」……幫助孩子多聚焦在自身的優點上,是提升孩子自我形像的重要關鍵。

3.青少年需要學習合理地過濾別人的回饋

 青少年階段是擴展社交生活極快速的時期,人際關係的重心也從家人轉向同儕團體。因此,他們在團體中是否被接納,和他們的自我形像及未來人格的發展有著重大深遠的意義。然而,青少年同儕間的意見不一定都正確或符合事實。給予評價通常是很主觀的,當中往往帶著個人的喜惡。所以,我們需要協助青少年了解,不必期望得到每個人的喜歡;更何況別人的標準不一定是自己的能力或興趣能達到的。父母可以鼓勵青少年結交益友,向了解自己或較理性客觀的友人尋求意見,如此較能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進而肯定自己。再者,青少年需要的朋友是「能夠發掘你的長處,把你的需要放在自己之上,一位你可以信任的人。」

 回答韋志的問題,我說:「除了身材之外,你覺得自己有哪些優點?」看到他靦腆的表情,我知道他心中已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