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年度主題:相愛連結肢體、生命見證基督>



1.週三祈禱會20:00-21:00,歡迎兄姐參加
2.基督徒六要:天天讀經、常常禱告、勤赴聚會、努力奉獻、領人歸主、服務社會

最新消息

  1. 網站的週報內容改為電子書格式囉
  2. 通訊錄因個資法不刊登住址、生日
  3. 每個月第一週禮拜後為小組訓練
  4. 自7月份開始,禮拜日兒童主日學時間改為9:15~10:00(除第一週10:15~11:00)。請家長關心兒童主日學教育,鼓勵子女參加,並關心代禱。
  5. 2015年中秋節教會大合照下載點
  6. 教會空拍

2015年3月7日

第52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使徒行傳

52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使徒行傳
(撰寫心得者:謝子傑)
我是第一次參加神研班,但是,在報名的時候由於費用蠻貴的所以就很猶豫,而且又是很靜態的讀經營會所以就先報名在慢慢想,後來在團契的契友跟輔導的勸說之下還是乖乖的去繳費了。
在一個小組裡有9個學員加2個輔導,所以整個營會下來還認識蠻多人的,在這6天的營會中,我很喜歡讀經討論的時間,因為自己讀聖經,思考是單向的,但是大家一起讀經時,思考是多向的,大家互相把看到覺得疑惑的問題提出來,在互相討論,可是我們好幾個人對使徒行傳的某段經文,看法都會不一樣,但是,又覺得對方的思維蠻有道理的,輔導們適時會幫我們解答同時也會丟問提出來,讓我們去思考,所以疑惑就越來越多,而且小組討論得時間我覺得可以在多30分鐘,因為真的覺得1小時30分太短了,輔導們都準備了很多的書籍讓我們去參考,還跟我們說有疑惑的時候要參考當下的歷史背景、地理去做理解,而不是照著文字上去理解,在使徒行傳後面開始出現蠻多的地名,所以在看他們的地圖整個就看不太懂,完全跟現代地圖有點差別,我們當中有一位非常愛提問題的女生,我覺得她提的問題很多都是我沒去思考的問題,看經文就是一眼掠過,沒去思考,真的覺得有她在還真好,總是會提醒我可以去思考的方向。
在專講的部分我蠻喜歡盧俊義牧師對查經的方法的講解,1.需要有一本全新的、沒有任何記號的聖經2.需要一份有系統的讀經表3.要準備筆記本4.固定的時間讀聖經,在來是從自己最喜歡的經卷研究著手,最好可以準備不同的譯本的聖經就可以對照著看,就可以知道哪些有不一樣,在來是找出經文重要的關鍵字、詞、句,最後是準備幾本釋義的書籍做為參考,真的覺得這樣的方式很好,又覺得很費工又力不從心。
在來是魏連嶽老師的被當代教會所遺忘的初代教會,裡面提到早期教會比你跟你現在的教會更親密,因為信仰是追朔到早期教會,還提到了我覺得可以思考的部分,「正統跟異端的差異不在於前者相信聖經裡面的信息,後者相信聖經以外的信息;而是在於後者對於聖經經文的「詮釋」已經超越前者所能認同的界線。」我覺得很有道理但是又該去深入思考。
工作坊我去聽的是從被害人家屬談死刑、個人靈修、漁民宣教,我覺得每個聽起來都讓我一直在思考,講師講的都很棒,還有其他很多的工作坊我都想去聽,覺得蠻可惜的,最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獻心會的體驗遊戲,其中一個是蒙著眼跟著人走,一蒙眼就聽到超大的關門聲還有叫罵聲,還被推去撞牆跟被刺,還被水或酒精噴吧,一開始是真的被嚇到,因為關門聲真的很大聲,後來就是心裡的膽怯,在出來後心裡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輔導說是讓我們體會以前宣教士所經歷過的非常迷你版,忽然發現自己在看聖經的時候,看到司提反被石頭打死或是保羅宣教的時候被打等等,都沒有任何感覺就是看過去這樣,但是一經過這樣的體驗發現我們才這樣就害怕了,那些在世界各地的宣教士呢?難道他們就不害怕嗎?他們在宣教的旅程中可是比這個體驗還要在可怕數百倍甚至危害到生命的,他們真的是用生命在做宣教這個是事工,真的很敬佩他們,也該檢討現行教會的事工,這都是我們該去深入思考的問題。
從中認識了很多人也更理解使徒行傳,在這營會真的是收穫滿滿,最重要的就是要勤讀聖經,勤讀聖經,勤讀聖經,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撰寫心得者:許主欣)
第二次參加神研班,感謝上帝讓我很恩典的可以在秒殺的第一階段中搶到名額。明明知道要去讀六天的聖經,但還是邊期待邊抱怨天氣冷的整理著行李,帶著很多行李搭著火車的我,還是期待可以趕快到神研班。
到了大會報到後,發現同組的有4個是高雄大專的夥伴,突然感到些微的失望,但在幾天的相處後,發現我們這一小組因為有我們這4個來自高雄大專的組員而熟得特別快。我在第五小組,我們喜歡甚麼事情都一起做,甚至一起洗碗一起唱歌,或是在清晨的時分一起邊走邊唱詩歌。
每次小組研經和討論的時候,總是我最珍惜的時光,可以看到彼此不同觀點和疑問,而我們也可以互相分享不同的看法,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問題是:聖靈喜和水洗的差異。這個問題每次都讓我們討論了30-40分鐘左右的時間。而小組討論時間也是一個一直吃零食的時光。有一種心靈和生理都得著飽足的感覺。
但這次的專講和工作坊內容有點艱深,所以沒有收穫良多的感覺,但還是聽見多方的看法。記憶最深的是盧俊義牧師告訴我們:聖經很重要,要讀聖經。
最後,神研班給了我一個明年還要參加的理由,那就是我被選上高雄區代表籌委。要和其他大專中心的代表一起籌備第53屆的神研班,感到小小的恐懼,卻也深信上帝在未來的道路上陪伴著我經歷每一件事情。


(撰寫心得者:李佳美)
    神研班給人的第一印像就是一群人在一起讀聖經、討論經文。而有些人會想:我們只要直接相信聖經上所說的,有什麼好討論的呢?而我去神研班之前也有這種疑問。    
    在專講的時候,梁哲懋牧師跟我們提到,當聖靈降下、充滿使徒後,是要使他們有能力在使命中學習,而不是給使徒依賴因此當我們去特會時,必須檢視自己是否過於依賴聖靈所行的神蹟,以致如果不去特會就會信心逐漸軟弱。經由這幾天的專講,使我對基督信仰有了新的認識,打破了我對信仰舊有錯誤的觀念,其中我也真正瞭解了何謂「異端」。在基督教會歷史裡,教會因在信仰上認知不同而造成鬥爭,觀點被大多數人認同,在鬥爭中勝利的一方就成為現今主流的基督教,而在被鬥垮的一方就成為我們口中的異端。
    三天的workshop令我最深刻是黃柏威老師的〈談流行音樂中的社會關懷〉老師在講義中寫了一句話讓我重新省思我學音樂的意義—We are ugly, but we have music。雖然我們不是完美的,生活中會遇到不如意,但請記得我們還有音樂。音樂能給人正面的力量,而做藝術家的,特別是基督徒,如果只去追求曲高的作品,或為了迎合大眾的胃口,去演奏或創作背離基督信仰、對這個社會不聞不問的作品,那我們就跟自命清高的達官貴人或馬戲團的小丑沒兩樣了。
    小組研經讓我明白了為何要有神研班。上了大學,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模式,包括對聖經經文,我們已經不是坐在主日學單純相信老師說的故事的小朋友,我們開始對一些經文產生疑問;而在小組時,我們可以提出問題相互討論,而不是只是從輔導或牧師得到單一的答案我才發現雖然我從小就讀聖經,但我對聖經的暸解實在太有限了,而有些問題你永遠找不到答案,人怎能完全明白造物主的旨意呢?